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。
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。
宇宙是如何產生的?前哈佛天文學系主任 Avi Loeb 提出,宇宙是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在實驗室里造出來的!
宇宙是如何產生的?
對于這個終極問題,現在的科學文獻給出了多種不同的假設。有的說宇宙是由于真空的波動產生的,有說是由于周期性重復的收縮和膨脹中產生的,還有的說是由「人擇原理」從多元宇宙中選擇出來的。
現在,哈佛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觀點:我們的宇宙在實驗室中,由更高等級的生命形式造出來的。
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前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阿維·勒布(Avi Loeb)。他在《科學美國人》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,提出宇宙可能是由「更高級的技術文明」在實驗室中造出來的。
這個觀點很有意思,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把「上帝創世論」的宗教觀點和「量子引力」的世俗觀點統一了起來。
勒布表示,由于我們的宇宙具有零凈能量的平面幾何結構,因此先進的文明可以開發出一種技術,通過量子隧道,從無到有創造出一個「嬰兒宇宙」。
文明分級:人類只有C級,創造宇宙需要A級
勒布表示,說到更先進更高級的文明,就要先對宇宙中的文明進行分類。按照他的劃分,目前的人類文明屬于C級文明(或依賴于其宿主恒星的文明)。
未來,如果我們的技術發展到可以獨立于太陽的程度時,人類文明將成為 B 級文明。如果我們將來可以在實驗室中造出自己的「嬰兒宇宙」時,我們將成為 A 級文明。
這里需要稍微細說一下這個文明分級。按照目前勒布的標準,宇宙文明可分為 4 個等級。
A級:重新創造宇宙
B級:不受恒星條件影響,可調節周圍的環境
C級:尚無法創造出宜居的環境條件,依賴于所在恒星
D級:會破壞星球環境,使之變得更難以生存
目前的人類文明被劃分為C級,因為在太陽能量衰退的過程中,人類面對惡劣條件,不能在地球上再創造適宜的居住條件。甚至可能被劃分到D級,因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,地球的生存環境可能更糟糕。
當然,要達到「自造宇宙」這個目標,目前還存在不少障礙,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無法在一小片區域內生成「足夠大的暗能量密度」。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,人類文明也可以自己造出「嬰兒宇宙」。
阿維·勒布:堅信有外星人,熱衷探尋地外文明
這個觀點有些嚇人,但從阿維·勒布(Avi Loeb)的口中說出其實也算是合情合理。實際上,這位天文學家一向以特立獨行的驚人言論聞名天文學界。
2017 年 10 月,加拿大天文學家 Robert Weryk 做出了一個驚人發現。他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、足球場大小的天體,正在緩慢地做加速運動,似乎有一股難解的神秘力量在背后推著它走。
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一個直接觀測到的來自太陽系外的訪客,隨后被命名為 Omuamua。
一些人猜測它是氫冰山,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一塊覆蓋著「有機防曬霜」的移動太空巖石。阿維·勒布(Avi Loeb)提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觀點:它可能是外星文明發射的一個探測器!
他的理由是,以目前的天文科學理論框架,無法對其存在和運動方式及軌跡做出合理解釋。
「你不能一邊說它是自然現象,然后每當用自然過程進行解釋時,就出現一些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。」
勒布認為,搞天文研究就像是福爾摩斯探案,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排除錯誤答案,能排除的都排除了,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了。
于是就只有外星人這個說法了。
因為這個說法缺乏實證性依據,所以一直不受天文學界重視,很多科學同行對此并不同意,甚至認為這有些荒唐。
就連最先觀測到 Omuamua 的 Weryk 對 Loeb 的說法都不敢茍同。他在 2018 年接受 CBC 采訪時表示,「老實說,我覺得這是個有點瘋狂的猜測」。
不過勒布認為,這個觀點應該算是保守的,而不是投機的。它應該成為「主流觀點」,而非「禁忌」,或者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那種觀點。
事實上,勒布認為,與其他研究領域相比,「外星人存在」的觀點實際上還要更靠譜得多。
「暗物質、多元宇宙、弦理論,所有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假設性概念,」他說。「而且,現在好幾百名科學家都在忙著為這些概念互相頒獎。」
而為了驗證自己說的是正確的,就必須繼續尋找地外生命,勒布已經在行動了。
他參與了一個名為 Breakthrough Starshot 的項目,派遣一支名為 Starchips 的小型光帆大軍飛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。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,距離太陽系四光年多一點。
四光年聽起來可能并不長,實際上的距離卻是巨大的。該項目的目的不是利用太陽輻射,而是研究我們是否可以從地球上向這些航天器發射強大的激光,以提供足夠的加速度。
這是一項艱巨的努力。事實上,勒布也不確定 Starshot 項目是否會在他的有生之年實現,據項目團隊估計,這個發射任務可能需要 20 年時間才可能完成。
但勒布表示,“我們必須朝這個方向前進,并考慮如何去其他恒星旅行,目前我們所有的雞蛋都在「地球」這一個籃子里,一旦災難到來,人類承擔不起。”
(邯鄲建站)